乡村振兴 当前位置: >

巫山高唐观遗址现战国古墓 战国曾建“观江阳台”

来源:重庆商报 微博 编辑:点击新重庆 时间:2016-05-30 11:48
 

巫山高唐观遗址现战国古墓 战国曾建“观江阳台”

巫山高唐观遗址现战国古墓 战国曾建“观江阳台”

“惟高唐之大体兮,殊无物类之可仪比。巫山赫其无畴兮,道互折而曾累。”战国时期楚国文人宋玉笔下所写《高唐赋》,文辞优美描写了巫山的山水风物,也是“巫山云雨”的著名出处之一。高唐究竟在哪里?昨日,记者跟随市文化遗产研究院,走进巫山高唐观遗址,揭开高唐的神秘面纱。
巫山高唐观遗址现战国古墓 战国曾建“观江阳台”

古刹高唐观始建于战国

高唐观遗址位于巫山县西北部的巫峡镇高唐村三组,长江北岸高丘山的耒鹤峰上。相传高唐观建于尧皇时代,据《入蜀记》(宋·陸游)、《夔州府志》、《巫山县志》等文献记载,其始建于战国,是长江三峡中最古老的名刹之一,具有2000余年悠久历史。因战国时期宋玉所著《高唐赋》、《神女赋》而闻名于世。

昨日,记者走进遗址现场,仅看到一座光绪年间的后殿矗立在江边。据文史资料记载,高唐观历史上至少经历过三次重建。2016年的发掘工作,已经找到了整个明代高唐观的基址,占地面积约4000多平方米。

“这一古寺庙的宏大,在整个三峡地区就极为罕见。”考古现场负责人周勇说,在出土的莲花台纪年石刻中,可以确定这一古寺庙在明代洪武二年前还是以道教为主,不过此后至清朝,都是以佛教为主。

战国墓墓主死因成谜

而在高唐观明代寺庙遗址下面,则主要是战国、两汉时期的墓葬群,和少量宋明时期的墓葬,一起形成了近百墓葬组成的墓葬群。在2016年,市文遗院发掘清理了其中的63座。

在目前发掘的各朝古墓中,最深的是两座西汉时期的墓葬,深约5米,目前正在进行清理工作。在墓葬的陪葬品中,陶制陪葬品主要以生活用品为主,比如陶制的“灶”、“谷仓”、“罐”等。

而在另外一处战国时期的墓葬中,出土了一具完整的人骨,长度约为1.7米,随葬品中主要是一些陶豆、陶盆等物。

“从这个墓葬的随葬品中,可以看出当时巫山地区已经受到了楚文化的影响。”周勇说,战国时期楚国占据了巫山全境,楚文化流传进巫山也说得通。不过,无法判断墓主的身份是楚国人还是接受了楚文化的巫山土著人。

据测量,墓主残留的骨骸长度在1.7米以上,也就是说其真实身高可能接近1.8米。奇怪的是,墓主的骨骸看起来十分扭曲,脖子向左偏,双足重叠在一起,双手也重叠在一起,看起来很像被捆绑起来的。那么,他(她)当时是不是正常死亡?周勇说,这些都需要做进一步鉴定,包括墓主的性别也需要科学鉴定才能下定论。
巫山高唐观遗址现战国古墓 战国曾建“观江阳台”

战国曾建“观江阳台”

市文遗院专家介绍说,高唐观遗址位于江边,根据文史记载,这里早在尧舜时期,就出现过观江建筑。在战国时期宋玉写《高唐赋》时,楚国应在这里修建过一“观江阳台”。历代流传的《高阳台》、《阳台梦》、《阳台怨》、《阳台路》等词曲牌中,“阳台”的出现频率也最高。

遗憾的是,在目前的考古发掘中,专家们并没有发现“阳台”的所在。“也有可能阳台的位置是在高唐观的下方台地,临近滨江路下方有一个夯土台,不知道会不会是阳台的所在。由于常被水淹,所以无法考证。”周勇说。

记者了解到,本次考古工作中发现的所有文物,会在修复后和外界见面。


良工巨匠网www.lgjj.net,重庆网站建设公司(品牌网站建设、响应式建站、html5自适应建站、手机app网站建设等)为您提供一站式建站服务解决方案可以让您顾虑全无,采用领先技术,免费维护并各种相关技术支持.